【赏析】东乡族擀毡技艺

来源:东乡县博物馆 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2023-09-20
字号:
收藏

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蹂(rou)毛成片,故谓之毡”,意思就是把动物的毛压制成片状,就成了毡。这是对毡这一事物的最早注解。

根据史料记载,毡的出现,远比任何一种毛要早,新疆地区气候较冷,在原始社会时期,就已经广泛使用毛毡。而在公元前一千年的周王朝,宫廷中已设了监制制毡的官吏,称为“掌皮”。

东乡县境内大部分为山峦沟壑地带,虽属温带半干旱气候,气候却相对寒冷潮湿,独特的地域和气候环境,使毡作为御寒防潮物品成为东乡族家庭必备的炕上用品。早在元代至元年间,东乡境内已出现了擀毡工艺,它是由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传入的。东乡族群众自古以来喜欢养羊,这也为就地取材、传承擀毡技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历史上这一技艺在全县境内均有流传,而尤以龙泉、董岭、北岭、大树等乡镇最为突出。

东乡族擀毡制作技艺,按流程可分为五个步骤,分别是:选毛、弹毛、制形、定形和修剪。

选毛。羊毛是东乡族擀毡的唯一原材料。擀毡艺人会选取品质最佳的羊毛进行制作,按照他们的话来说,擀毡和为人处事是一个道理,材料选最好的,用心去做才能做出好毡,而好毡用起来暖和,也能用很久。艺人选到满意的羊毛后,会对羊毛进行撒灰杀菌,对待这一环节,艺人会格外用心,这也是制作出安全绝佳毛毡的关键,这一细节反映了东乡族先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。

弹毛。羊毛经过撒灰杀菌后,就开始上竹编弹毛了。艺人将选好的足量羊毛,平铺在竹编上,用专门的弹弓进行弹毛,所用的弹弓类似弹棉花的弹弓一样,将羊毛反复弹松,为下一步定型打好基础。羊毛弹得越松软,成形的毛毡越厚实越暖和,也更加经久耐用。

制形。制形意味着要正式出毡了,将弹得松软的羊毛平铺在竹编上,用热水浇湿,浇水的环节由经验最丰富的老匠人进行操作,老匠人会在浇水过程中将羊毛按规格面积平铺,再用竹编滚动压实,确定初形。

定形。这个环节需要两个人来操作,将已经制形的毛毡用竹编来回滚动,并赤脚上阵在来回滚动的竹编上用脚反复踏压,滚动时反复浇水,浇水过程中,剔除了羊毛中的杂质和不能用的羊毛,毛毡会越来越瓷实,而且变得清洁,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反复踏压,毛毡便逐渐成形,直至达到标准厚度便定形了。

裁剪。裁剪又叫做“挫边溜角”,艺人用一根尺杆把毛毡的边角处理的有棱有角,把搓洗好的毛毡放在端正的木椽上晾干,这样一条毛毡就算制好了。

以东乡族擀毡技艺制作的毛毡种类有春毛毡、沙毡(山羊毛制成)、秋毛毡和绵毡等,其中以秋毛毡和绵毡为佳。毛毡按大小规格通常可分为四六毡(宽4尺、长6尺)、五七毡、单人毡、礼拜毡等,按颜色则可分为白毡、花毡、红毡、瓦青毡(黑白羊毛混合制成)等。此外,毛毡还可以制成毡帽、毡鞋、毡鞍鞯(垫马鞍用)等。东乡毛毡,以柔软、舒适、匀称、洁净、美观大方、经久耐用而驰名西北各地, 也深受各族人民及牧区群众的喜爱。在过去,炕柜上码满洁白绵软无经无纬的绵毡,是家庭富裕的象征,绵毡也成为姑娘出嫁时重要的陪嫁品之一。

东乡族擀毡技艺,是东乡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文化烙印,是东乡民族繁衍生息、自强自立的精神象征,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。2008年6月,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在国家非遗文化保护政策的扶持下传承保护至今,其传承人也在一直延续先辈的技艺,并融合了现代文化的理念,赋予了新的生命力。如今,聪明的东乡人加入现代工艺,制作出了白毡、花毡、瓦青毡等新的品种,传统技艺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,成为东乡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载体。

除擀毡技艺外,东乡族钉匠工艺、东乡族传统褐匠工艺、东乡族传统皮匠工艺、东乡族刺绣工艺被列入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得到了传承保护和发展,这些独特的技艺充分体现了东乡族的聪明能干,形成了东乡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。